彩神网

 >  >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次下載官方   年滿12周歲版本:  大小:MB開發商:杭州網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
需優先下載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安裝
普通下載 高速下載
需優先下載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安裝
需跳轉至第三方下載 高速下載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截圖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截圖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截圖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截圖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截圖
 小編點評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現在下載,新用戶還送新人禮包,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2023更新內容

2017年韶關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一、韶關試卷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4小題,中考字版每小題2分,化學共28分).
1.下列過程是答案點評通過物理變化獲得能量的是( )
A.水力發電B.煤燃燒發電
C.炸藥爆炸開山修路D.汽油燃燒驅動汽車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解析及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下載系數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水力發電只是難度能量轉化的過程,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韶關試卷屬于物理變化.
B、中考字版煤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化學屬于化學變化.
C、答案點評炸藥爆炸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解析及屬于化學變化.
D、下載系數汽油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難度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韶關試卷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2分)(2016 廣東)下列所貼的警示標識與存放的物質的是( )
A.
乙醇B.
一氧化碳C.
濃硫酸D.
氫氧化鈉

考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專題:公共標志型.
分析:解答本題可根據圖中所示標志的含義及題目的要求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乙醇是一種易燃液體,故正確;
B.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的氣體,故正確;
C.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故正確;
D.氫氧化鈉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應該貼腐蝕品標志,故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通過化學藥品名稱與警示標志說明是否一致考查相關物質的性質,題目難度不大,平時注意相關物質基礎知識的積累.

3.(2分)(2016 廣東)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
A.雞蛋、水果含有蛋白質B.甲烷屬于有機物
C.纖維素屬于合成材料D.液態氧屬于氧化物

考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
專題:物質的分類.
分析:A、水果中含有維生素;
B、甲烷屬于有機物;
C、纖維素屬于天然存在的物質;
D、液態氧屬于單質.
解答:解:A、水果中含有維生素,故錯誤;
B、甲烷屬于有機物,故正確;
C、纖維素屬于天然存在的物質;
D、液態氧屬于單質.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關物質分類的知識,難度不大.

4.(2分)(2016 廣東)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澄清的礦泉水是純水
B.過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雜質
C.肥皂水可鑒別硬水和軟水
D.填埋垃圾不會導致水體污染

考點:硬水與軟水;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水資源的污染與防治;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專題:空氣與水.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分析:A、根據礦泉水是混合物進行分析;
B、根據過濾只會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不會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進行分析;
C、根據肥皂水在硬水和軟水中的不同現象進行分析;
D、根據垃圾會造成水體污染進行分析.
解答:解:A、礦泉水是混合物,不是純水,故A錯誤;
B、過濾只會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不會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故B錯誤;
C、肥皂水在軟水中產生的泡沫較少,在硬水中產生的泡沫較多,可以鑒別,故C正確;
D、填埋的垃圾會造成水體污染,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就考查的內容來看不是太難,但對水資源保護的認識有較高的要求,對水的本質認識能做更深入深入的理解.

5.(2分)(2016 廣東)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判斷下列說法的是( )

A.濃鹽酸有揮發性B.HCl分子在運動
C.Y杯溶液的顏色會改變D.Y杯內發生了置換反應

考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常見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A、根據濃鹽酸有揮發性解答;
B、根據分子是不斷運動的解答;
C、根據滴有石蕊溶液的稀燒堿溶液是藍色溶液,HCl分子運動到滴有石蕊溶液的稀燒堿溶液中,和氫氧化鈉反應,堿性消失解答;
D、根據HCl和氫氧化鈉反應屬于中和反應解答.
解答:解:
A、濃鹽酸有揮發性,能夠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故對;
B、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因此HCl分子在運動;故對;
C、滴有石蕊溶液的稀燒堿溶液是藍色溶液,HCl分子運動到滴有石蕊溶液的稀燒堿溶液中,和氫氧化鈉反應,堿性消失,Y杯溶液的顏色會改變,故對;
D、HCl和氫氧化鈉反應屬于中和反應,不是置換反應,故錯.
答案: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微觀粒子的特征及其物質之間相互作用時的實驗現象等方面的內容,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6.(2分)(2016 廣東)某無土栽培的營養液中含有磷酸鉀(K3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 )
A.﹣3B.+1C.+3D.+5

考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
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磷酸鉀的化學式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磷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3+x+(﹣2)×4=0,則x=+5價.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價的原則(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此類題.

7.(2分)(2016 廣東)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廚房煤氣管道漏氣,馬上打開抽風機
B.冬天關閉門窗用煤爐取暖
C.實驗桌上少量酒精著火,迅速用濕布蓋滅
D.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澆水滅火

考點:防范爆炸的措施;一氧化碳的毒性;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化學與生活.
分析:A、根據煤氣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的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用煤爐取暖,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應通風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常見的滅火措施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煤氣與空氣混合遇明火等易發生爆炸,關閉閥門、開窗通風,可以稀釋燃氣、降低溫度,防止發生燃燒或爆炸,打開抽風機,可能產生靜電,故錯誤.
B、用煤爐取暖,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應通風,故錯誤.
C、打翻燃著的酒精燈,應立即用濕抹布蓋滅,故正確.
D、鍋里的油著火了,應立即蓋上鍋蓋滅火,這是因為蓋上鍋蓋可以隔絕空氣,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立即澆水滅火,油會附在水的上面,繼續燃燒,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根據滅火原理的知識進行解題的能力,要根據具體物質的性質來確定用什么方法進行滅火.

8.(2分)(2016 廣東)圖示為某些物品對應的pH范圍,其中顯弱堿性的是( )
A.小蘇打B.楊梅C.栗子D.菠蘿

考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
當溶液的pH大于7時,隨著pH的減小堿性減弱.
解答:解:楊梅、菠蘿的pH小于7時,呈酸性,栗子、小蘇打的pH大于7時,呈堿性,并且栗子的pH更接近于7,堿性弱,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常見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溶液酸堿性的知識進行,酸性溶液的pH小于7,堿性溶液的pH大于7,中性溶液的pH等于7.

9.(2分)(2015 廣東)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中原子不可再分
B.煤和石油屬于可再生能源
C.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
D.鐵、碘、鈣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考點:化學反應的實質;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常見能源的種類、能源的分類;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專題:化學與能源;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空氣與水;化學與生活.
分析:A、根據化學變化的實質分析;
B、煤和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C、催化劑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變二不變”,一變是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不變是指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保持不變;
D、根據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種類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只能重新組合,是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故選項正確.
B、煤和石油是遠古時代動植物在地下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生成的,所以煤和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錯誤;
C、催化劑可改變反應速率,即可加快或減慢反應速率,故錯誤;
D、人體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氫、氮、鈣、磷、鉀、硫、鈉、氯、鎂;微量元素主要有:鐵、鈷、銅、鋅、鉻、錳、鉬、氟、碘、硒.鐵、鋅屬于微量元素,鈣屬于常量元素,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實質、能源分類、催化劑的應用、人體所需元素,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側重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10.(2分)(2015 廣東)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電解水時在正極產生氧氣
C.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
D.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考點:電解水實驗..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電解水時,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的氣體是氧氣,較少;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生成的是氫氣,較多;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據此結合分解反應的特征等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該實驗證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B、電解水時,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生成的氣體是氧氣,故選項說法正確;
C、水的化學式為H2O可知氫、氧元素的質量比=2:16=1:8,故選項說法錯誤;
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水分子中不能含有氫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電解水的實驗現象、結論、分解反應的特征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1.(2分)(2015 廣東)由燃燒的條件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燃燒一定會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條件足夠,所有物質都能燃燒
C.用玻璃杯罩住點燃的蠟燭,火焰熄滅是因為隔絕了空氣
D.水能滅火主要是因為水蒸發吸熱,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考點: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化學與生活.
分析:A、根據燃燒不一定引起爆炸解答;
B、根據燃燒必須同時滿足燃燒的三個條件解答;
C、根據滅火的原理解答;
D、根據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不變進行解答;
解答:解:
A、燃燒不一定引起爆炸,例如純凈的氫氣能夠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故錯誤;
B、燃燒必須同時滿足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故錯誤;
C、用玻璃杯罩住點燃的蠟燭,可以隔絕氧氣,所以火焰熄滅是因為隔絕了空氣,故正確;
D、用水滅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溫度降低到其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著火點,故錯誤;
答案:C
點評:物質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滅火只要消滅燃燒的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就可滅火

12.(2分)(2015 廣東)通過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
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A向收集滿CO2的軟塑料瓶中加入約體積滴有石蕊試液的水,旋緊瓶蓋,振蕩塑料瓶變癟,溶液變紅CO2能與石蕊反應
B往久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硫酸有氣泡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
C在某無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離子
D把質量相同的鎂條與鋅粒同時放入相同濃度和體積的鹽酸中鎂條與鹽酸產生氣體更快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鋅強

A.AB.BC.CD.D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證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鹽;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
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塑料瓶內壓強減小,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氫氧化鈉變質的產物碳酸鈉能夠和稀硫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分析;
C、根據氯化鋇能夠和硫酸根離子或銀離子結合產生沉淀分析;
D、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解答:解:A、根據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反應產生碳酸,使塑料瓶內壓強減小,因此該實驗產生的現象為:瓶子變癟,溶液變紅,但不能得出結論:CO2能與石蕊反應,故A錯誤;
B、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不能產生氣泡,而氫氧化鈉變質的產物碳酸鈉能夠和稀硫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因此觀察到氣泡產生,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故B正確;
C、氯化鋇能夠和硫酸根離子或銀離子結合產生沉淀,因此不能說明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離子,故C錯誤;
D、把質量相同的鎂條與鋅粒同時放入相同濃度和體積的鹽酸中,不能比較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因為選擇的兩種金屬的形狀不同,故D錯誤;
故選項為:B.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評價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以及實驗的嚴密性和可行性的評價,難度中等.

13.(2分)(2015 廣東)類推可以實現知識遷移,但不符合事實的類推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下列類推正確的是( )
A.硝酸銨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熱,食鹽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熱
B.氮肥氯化銨與堿研磨可放出氨氣,氮肥尿素與堿研磨也能放出氨氣
C.鹽酸與塊狀石灰石反應能制取CO2,則稀硫酸也能與塊狀石灰石反應制取CO2
D.氫氣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CO與空氣混合點燃也可能爆炸

考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銨態氮肥的檢驗;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氧氣、氫氣的性質與用途;常見的鹽化學肥料;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A、根據常見物質溶于水的吸熱與放熱現象、溶液溫度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B、根據銨鹽與堿研磨可放出氨氣解答;
C、根據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使硫酸隔離,反應終止解答;
D、根據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解答.
解答:解:
A、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收熱量,溶液的溫度降低,食鹽溶于水溫度變化不大,故錯誤;
B、銨鹽與堿研磨可放出氨氣,氮肥尿素沒有銨根離子,不能與堿研磨放出氨氣,故錯誤;
C、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使硫酸隔離,反應終止;實驗室通常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故錯誤;
D、氫氣、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故正確.
答案: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溶于水的吸熱與放熱現象、溫度變化情況、銨鹽的性質、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4.(2分)(2015 廣東)下列曲線能正確表達對應的反應或過程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B.
紅磷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
C.
向一定質量的燒堿溶液中滴入鹽酸
D.
向飽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體

考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中和反應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元素化合物知識型.
分析:A、根據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解答;
B、根據紅磷與氧氣反應產物為五氧化二磷,氮氣化學性質穩定解答;
C、根據燒堿溶液呈堿性,pH>7解答;
D、根據向飽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體,KMnO4固體會溶解解答.
解答:解:
A、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溶質質量開始增大,后減小;當冷卻至室溫后,溫度降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增加,反應停止后,質量不變,故錯誤;
B、紅磷與氧氣反應產物為五氧化二磷,氧氣被消耗,氮氣化學性質穩定,質量不變,故正確;
C、燒堿溶液呈堿性,pH>7,故錯誤;
D、向飽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體,KMnO4固體會溶解,溶液質量增加,硝酸鉀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故錯誤.
答案:B
點評:該題為圖象題,這樣的題型往往每個選項考查不同的知識點,或化學反應或溶液組成等,多數考查物質(沉淀、氣體)質量、質量分數的變化,在解題時對每個選項認真分析,找準考查的知識點,結合對應的知識遷移解答.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19分).
15.(3分)(2015 廣東)根據圖回答:硫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2.06 ,硫原子的質子數為 16 ,該元素的原子易 得 (填“得”或“失”)電子.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若最外層電子數≥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據此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硫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06.
由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圓圈內的數字是16,硫原子原子核內有16個質子;最外層弧線上的數字是6,最外電子層上有6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
故答案為:32.06;16;得.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6.(4分)(2015 廣東)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
(1)左方框圖中的物質屬于 混合物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2H2+H2OC2H4O ,反應類型為 化合反應 .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1)根據物質的微觀構成,分析物質的類別;
(2)根據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發生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
解答:解: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關系是:

(1)由圖示可知,左方框圖中的物質是由不同種的分子構成的,屬于混合物;
(2)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是:C2H2+H2OC2H4O,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
故答為:(1)混合物;(2)C2H2+H2OC2H4O,化合反應.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分類方法、物質的反應類型及方程式的書寫等方面的內容.

17.(4分)(2015 廣東)如圖是某同學所畫的自制簡易凈水器示意圖.
(1)制作材料:見圖標注,則a是 石英砂 ,b是 活性炭 .
(2)使用說明:使用一段時間后,有關物質吸附雜質已達飽和.這時清洗后可以繼續使用的是紗布、石英砂和 小卵石 ,需要更換的是膨松棉和 活性炭 .

考點:水的凈化;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1)根據凈化水的順序分析;
(2)根據紗布、石英砂和小卵石清洗后可以繼續使用,而膨松棉和活性炭需要更換解答.
解答:解:
(1)按由上到下的順序重新排列應該是:用小卵石除去較大的顆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較小的顆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異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撐作用;
(2)紗布、石英砂和小卵石清洗后可以繼續使用,而膨松棉和活性炭需要更換.
答案:
(1)a石英砂;b活性炭;
(2)小卵石活性炭
點評:本題考查了水的凈化的相關知識,因此,同學們要注重平時基礎知識的積累,才能靈活應用解答問題.

18.(4分)(2015 廣東)某化肥說明書的一部分如圖.
(1)此包化肥中含氮的質量為 8 kg.
(2)該化肥的化學性質為:①與堿性物質混用會因放出 氨 氣而損失肥效;② 受熱易分解 .
(3)該化肥的物理性質為 易溶于水 .

考點: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標簽圖示型.
分析:(1)根據說明書中的信息來解答;
(2)根據保存在陰涼處、避免高溫和不要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來分析;
(3)根據防潮、避免雨天使用來分析.
解答:解:(1)此包化肥的質量為50kg,含氮量為16.0%,則其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50kg×16.0%=8kg;故填:8;
(2)保存在陰涼處、避免高溫天氣使用說明該化肥受熱易分解,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是因為碳酸氫銨與堿性物質混合后會釋放出氨氣,造成肥效降低;故填:氨;受熱易分解;
(3)碳酸氫銨易溶于水,所以要防潮、避免雨天使用,故填:易溶于水.
點評:解答本題要掌握銨鹽的性質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19.(4分)(2015 廣東)下表為氯化鈉和氯化銨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01020304050
NH4Cl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
NaCl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
(1)由表中數據可知,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是 NH4Cl .
(2)20℃時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 36.0 g,氯化鈉與氯化銨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 20~30 ℃之間.
(3)向燒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銨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卻到20℃,燒杯中析出固體為 13.2 g.

考點: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1)根據表中信息分析解答;
(2)查原題表格數據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硝酸銨和氯化鈉溶解度相同的溫度即是判斷該段中溶解度的數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
(3)根據表中氯化銨的溶解度解答.
解答:解:
(1)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是NH4Cl;
(2)查原題表格數據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20℃時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36.0g,硝酸銨和氯化鈉溶解度相同的溫度既是判斷該段中溶解度的數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經分析知在20~30℃時這兩種物質存在溶解度相同的可能.
(3)5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50.4g,向燒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銨配成50℃的溶液,氯化銨全部溶解,5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37.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7.2g,故向燒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銨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卻到20℃,燒杯中析出固體為:50.4g﹣37.2g=13.2g.
答案:
(1)NH4Cl;
(2)20~30
(3)13.2
點評:此題考查溶解度知識的具體應用,對學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有一定幫助,同時也復習了有關混合物分離的一些常識性的基礎知識

三、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15分.
20.(9分)(2015 廣東)現有工廠丟棄的廢銅屑(銅屑表面呈綠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銹鐵屑).課外活動小組同學欲利用其制取膽礬,他們設計了下面的兩種制取流程.已知:Cu+Fe2(SO4)3=2FeSO4+CuSO4.請回答:

(1)銅屑表面呈綠色的物質化學式是Cu2(OH)2CO3,俗稱 銅綠 ;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 漏斗 .
(2)溶液A的溶質有 Fe2(SO4)3或CuSO4或H2SO4 (只寫一種);鐵銹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
(3)兩種方法比較,符合綠色化學要求的是方法 Ⅱ ;方法Ⅱ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u+2H2SO4+ O2 ═2CuSO4+ 2H2O ;操作②的實驗步驟為: 蒸發 、降溫結晶.

考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綠色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物質的制備.
分析:(1)根據堿式碳酸銅的俗稱和過濾的基本操作步驟解答;
(2)根據銅綠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還有二氧化碳,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分析解答;
(3)根據二氧化硫有毒和化學反應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改變和冷卻飽和溶液結晶的操作解答.
解答:解:(1)堿式碳酸銅的俗稱銅綠,過濾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燒杯、漏斗和玻璃棒,故答案:銅綠;漏斗;
(2)銅綠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還有二氧化碳,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過量,故答案:Fe2(SO4)3或CuSO4或H2SO4;Fe2O3+3H2SO4═Fe2(SO4)3+3H2O;
(3)方法Ⅰ中產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有毒氣體會污染空氣;方法Ⅱ通入空氣是銅、稀硫酸和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方法Ⅱ環保;冷卻飽和溶液得到硫酸銅晶體先濃縮得到飽和溶液再冷卻飽和溶液即可;故答案:Ⅱ;O2;2H2O;蒸發.
點評:本題考查了金屬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21.(6分)(2015 廣東)下列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鐵、氫氣、氧化銅、二氧化碳、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銅.他們進行擊鼓傳花游戲,條件是相互之間能發生反應就可以進行傳遞.請把上述物質分別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從A傳到G.其中A的固體俗稱干冰.請回答:
(1)氫氧化鈉應放在位置 B 上.
(2)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CuCl2=FeCl2+Cu ,反應類型為 置換 反應.上述物質除了發生從A到G的化學反應外,常溫下還能相互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H2SO4+2NaOH=Na2SO4+2H2O、CO2+2NaOH=Na2CO3+H2O .
(3)當G換成另一個同類別物質時就能將花傳回起點A,它是 碳 (寫名稱).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氫氣的化學性質與燃燒實驗..
專題:框圖型推斷題.
分析:根據鐵、氫氣、氧化銅、二氧化碳、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銅之間的兩兩反應關系及相互之間能發生反應就可以進行傳遞的條件進行大膽的假設,最后能夠符合傳遞的要求即可.
解答:解:A的固體俗稱干冰,因此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夠和氫氧化鈉反應,則B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能夠和硫酸和氯化銅反應,假設C是氯化銅,氯化銅能夠和鐵反應,因此D就是鐵;鐵能夠和硫酸反應,因此E就是硫酸;硫酸能夠和氧化銅反應,氧化銅能夠和氫氣反應,因此F是氧化銅,G是氫氣,帶入驗證符合要求,因此:
(1)氫氧化鈉能夠和二氧化碳反應,因此氫氧化鈉在B位置上;故填:B;
(2)C是氯化銅,D是鐵,鐵和氯化銅反應產生氯化亞鐵和銅;該反應是單質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單質和化合物的置換反應;常溫下硫酸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化學方程式為:H2SO4+2NaOH=Na2SO4+2H2O;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產生碳酸鈉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為:Fe+CuCl2=FeCl2+Cu;置換;H2SO4+2NaOH=Na2SO4+2H2O、CO2+2NaOH=Na2CO3+H2O;
(3)G是氫氣,氫氣和碳都能夠還原氧化銅,因此可以把氫氣換成碳;故填:碳.
點評:本題考查了常見化學物質間的相互反應,熟練掌握物質間反應的規律并準確判斷反應發生的可行性是解題的關鍵.

四、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23分.
22.(14分)(2015 廣東)據圖中的實驗常用儀器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F的名稱是 量筒 .
(2)若用KMnO4加熱制取氧氣,應選用上述儀器中的 ABE (填序號);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KMnO4K2MnO4+MnO2+O2↑ ;當用鐵夾固定好試管后,要使試管口略低于試管底部,應調節螺旋 K2 (填“K1”、“K2”或“K3”);要調節試管與酒精燈相對高度,應調節螺旋 K1 (填“K1”、“K2”或“K3”).
(3)若用廢鐵片與稀鹽酸反應制取氫氣,并裝配一個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的裝置,應選上述儀器中的 CDI (填序號);若需測量收集到氫氣的體積,則收集的儀器應選 F (填序號).
(4)如圖為某同學制作的微型實驗裝置(夾持儀器略).甲酸與熱的濃硫酸反應的方程式為:
①HCOOHX+CO↑,則X是 H2O (填化學式);
②氧化銅的顏色變化為 黑色變紅色 ,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O+CuOCu+CO2 .
③此實驗裝置的主要優點是環保,其理由是 一氧化碳被點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環境,并且節約能源 (只寫一點).

考點: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氫氣的制取和檢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量筒是量取液體體積的儀器,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因此X是水;氧化銅的顏色變化是:黑色變紅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此實驗裝置的主要優點是環保,其理由是一氧化碳被點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環境,并且節約能源.
解答:解:(1)量筒是量取液體體積的儀器,故答案為:量筒;
(2)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應選用上述儀器中的:ABE;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當用鐵夾固定好試管后,要使試管口略低于試管底部,應調節螺旋K2,要調節試管與酒精燈相對高度,應調節螺旋K1;故答案為:ABE;2KMnO4K2MnO4+MnO2+O2↑;K2;K1;
(3)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若用廢鐵片與稀鹽酸反應制取氫氣,并裝配一個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的裝置,應選上述儀器中的CDI;若需測量收集到氫氣的體積,則收集的儀器應選量筒;故答案為:CDI;F;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因此X是水;氧化銅的顏色變化是:黑色變紅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此實驗裝置的主要優點是環保,其理由是一氧化碳被點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環境,并且節約能源;故答案為:①H2O;②黑色變紅色;CO+CuOCu+CO2;③一氧化碳被點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環境,并且節約能源;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質量守恒定律和一氧化碳的還原性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23.(9分)(2015 廣東)如圖為某家長帶著小孩在下水道井蓋小孔上點燃鞭炮發生爆炸的畫面.現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氣體成分:
【猜想】(Ⅰ)含可燃性氣體CO;
(Ⅱ)含可燃性氣體CH4;
(Ⅲ)含可燃性氣體CO和CH4.
【收集氣體】用大的可樂塑料瓶裝滿水,打開瓶蓋用繩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鐵鉤將礦泉水瓶倒轉,使 瓶內水倒完 ,將瓶提到井口迅速蓋好瓶蓋備用.
【進行實驗】
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
(1)導出瓶中氣體,通過裝有 氫氧化鈉溶液
的洗氣瓶./目的是除去CO2等酸性氣體.
(2)再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目的是除去 H2O .
(3)將步驟(2)的氣體導出點燃:
①用吸附少量無水硫酸銅粉末的石棉貼在小燒杯內壁,再把小燒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②用內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于火焰上方.①無水硫酸銅 變藍 ;
②燒杯內壁變渾濁.①證明有H2O生成;
②證明有 CO2 生成.
【作出判斷】根據上述實驗現象,甲同學認為猜想Ⅲ正確;而乙同學認為甲的判斷不嚴謹.因為猜想 Ⅱ 也有相同的現象.如需進一步確認還應檢驗 CO 的存在,其方法是 將氣體通過熾熱的氧化銅粉末,看粉末是否變紅, .
【拓展】若需要工人進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開下水道井蓋后應首先進行的操作是 通風 .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收集氣體】根據排水法收集氣體的方法分析回答.
【進行實驗】(1)根據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反應分析回答;
(2)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回答;
(3)根據水、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分析回答;
【作出判斷】根據CH4、CO和CH4燃燒的現象,CO的檢驗方法分析回答;
【拓展】根據防止可燃性氣體爆炸的安全措施分析.
解答:解:【收集氣體】用大的可樂塑料瓶裝滿水,打開瓶蓋用繩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鐵鉤將礦泉水瓶倒轉,使瓶內水倒完,將瓶提到井口迅速蓋好瓶蓋備用,這樣就收集了一瓶地下水道中的氣體.
【進行實驗】
(1)由于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反應,可用氫氧化鈉除去除去CO2等酸性氣體;
(2)由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來干燥氣體;
(3)實驗室常用無水硫酸銅來檢驗水、澄清的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所以填表如下:
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
(1)導出瓶中氣體,通過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目的是除去CO2等酸性氣體.
(2)再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目的是除去H2O.
(3)將步驟(2)的氣體導出點燃:
①用吸附少量無水硫酸銅粉末的石棉貼在小燒杯內壁,再把小燒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②用內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于火焰上方.①無水硫酸銅變藍;
②燒杯內壁變渾濁.①證明有H2O生成;
②證明有CO2生成
【作出判斷】根據上述實驗現象,甲同學認為猜想Ⅲ正確;而乙同學認為甲的判斷不嚴謹.因為猜想Ⅱ也有相同的現象.如需進一步確認還應檢驗CO的存在,由于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其方法是將氣體通過熾熱的氧化銅粉末,看粉末是否變紅.
【拓展】由于地下水道中含有可燃性的氣體,若需要工人進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開下水道井蓋后應首先進行的操作是通風.
故答為::【收集氣體】瓶內水倒完;【進行實驗】見上圖;【作出判斷】Ⅱ,將氣體通過熾熱的氧化銅粉末,看粉末是否變紅;【拓展】通風.
點評:物質的推斷是初中化學的難重點,了解物質的性質是解題的前提條件,解題時還要注意前后步驟間的聯系,充分利用綜合歸納法得出完整合理的結論.

五、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15分.
24.(4分)(2015 廣東)如圖為某分子的結構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種分子的化學式為 C2H4O2 ;該物質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化學名稱為 醋酸(或乙酸) .
(2)該物質的碳、氫、氧原子個數比為 1:2:1 .
(3)該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40 %.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據分子結構模型來分析其化學式;
(2)根據該物質的分子結構來分析;
(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解:(1)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該物質的1個分子是由2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其化學式為C2H4O2,食醋是醋酸(或乙酸)的水溶液;故填:C2H4O2;醋酸(或乙酸);
(2)由醋酸的化學式可知,1個醋酸分子是由2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故填:1:2:1;
(3)由醋酸的化學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故填:4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微觀構成方面的問題,充分利用微觀示意圖中所表現出來的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25.(11分)(2015 廣東)現有10%的Na2CO3溶液,請按照下面要求計算:
(1)106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為 10.6 g.
(2)106g上述溶液與足量10%的鹽酸反應,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
(3)向106g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鹽酸并不斷攪拌,此時發生的反應為:Na2CO3+HCl=NaHCO3+NaCl;當Na2CO3全部轉化為NaHCO3后,再加入鹽酸才開始放出CO2.請在圖中畫出產生氣體的曲線.
(4)另取10%Na2CO3溶液邊攪拌邊加入10%的鹽酸,有關反應物與生成物的量如表格:
物質Na2CO3HClxNaClCO2H2O
質量/g31.814.616.823.44.4m
則m= 1.8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HCl=NaHCO3+NaCl .

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專題:綜合計算(圖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計算題).
分析:根據已有的溶質質量分數公式進行分析解答,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根據碳酸鈉和鹽酸的反應結合碳酸鈉和二氧化碳之間的質量關系進行計算;
解答:解:(1)106g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106g×10%=10.6g,故填:10.6.
(2)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消耗的鹽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a,則有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7344
10.6gax
x=4.4g
a=7.3g
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
(3)設全部轉化為碳酸氫鈉需要鹽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y
Na2CO3+HCl=NaHCO3+NaCl
10636.5
10.6gy
y=3.65g
鹽酸溶液的質量為=36.5g;
碳酸鈉完全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為:=73g
故碳酸氫鈉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消耗鹽酸的質量為73g﹣36.5g=36.5g,故曲線為:
(4)根據表格提供的數據,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鈉的質量是10.6g,生成氯化鈉的質量是11.7g,說明給出的碳酸鈉有一部分轉化生成了碳酸氫鈉和氯化鈉,且有碳酸鈉轉化生成碳酸氫鈉的質量為16.8g,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23.4g﹣11.7g=11.7g.設生成的水的質量為m則有: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18
10.6gm
m=1.8g
故填:1.8,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HCl=NaHCO3+NaCl.
點評:本題考查的黑絲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完成此題,可以依據提供提供的信息結合已有的化學方程式以及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進行.

本文來源:

更多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現在下載,新用戶還送新人禮包

  •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周年慶狂歡普發禮包3

    截止時間:2024-01-15 05:31:05

    禮包內容:潮流纖維*50,金幣*1

  •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周年慶狂歡普發禮包1

    截止時間:2024-01-15 05:31:05

    禮包內容:瓶蓋*1000

  •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周年慶狂歡普發禮包2

    截止時間:2024-01-15 05:31:05

    禮包內容:瓶蓋*600,潮流纖維*20

網友評論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熱門文章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歷史版本

查看詳情
  • 查看詳情
  • 查看詳情
  • 查看詳情
  • 熱門「休閑益智」應用推薦

    你可能喜歡更多

    1. 手表中不小心進入積水,怎樣去掉手表內的積水  

      9816MB

      查看
    2. 醫學微課堂

      7MB

      查看
    3. 江海錦龍綜合版

      98MB

      查看
    4. 家家通

      525MB

      查看
    點此查看更多好玩游戲排行榜

    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相關信息

    時間
    分類
    娛樂 休閑 競技
    標簽
    要求
    Android 5.8.6 以上

    下載了韶關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的朋友還下載了

    彩88_彩88「官网彩神网」 江苏五分-手机版下载 胜游亚洲|网址 中心购彩-通用app 彩名堂-ios 5分排列3-通用app 彩天下|Welcome